医院新闻
【科普】乙肝孕妇,还能母乳喂养吗?
发布时间:2025-06-06 浏览次数:11次

大多数情况下可以母乳喂养:世界卫生组织(WHO)和多数指南指出,即使母亲是乙肝表面抗原(HBsAg)阳性或乙肝e抗原(HBeAg)阳性,只要新生儿在出生后12小时内及时接种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(HBIG),母乳喂养不会显著增加传播风险。
病毒通过乳汁传播的风险极低:乙肝主要通过血液和体液传播,乳汁中虽可能检测到病毒,但尚无证据表明母乳喂养会导致母婴传播。


母亲乳头皲裂或出血:如果母亲乳头有破损或婴儿口腔有溃疡(如鹅口疮),应暂停母乳喂养直至伤口愈合,避免血液暴露增加传播风险。
婴儿未完成免疫接种:若新生儿未及时接种疫苗和HBIG(如延迟超过24小时),需咨询医生评估风险。
母亲高病毒载量(如HBV DNA > 200,000 IU/mL):部分研究提示高风险母亲可能需更谨慎,但并非绝对禁忌,需结合抗病毒治疗情况。


孕期服用抗病毒药物(如替诺福韦/TDF),若母亲因高病毒载量在孕期服用TDF等药物以降低母婴传播风险,通常建议:
继续母乳喂养:替诺福韦在乳汁中浓度极低,WHO认为哺乳期使用安全。
无需停药:产后是否继续用药需根据母亲肝功能决定,但停药后可能出现病毒反弹,需监测。


避免混合喂养:纯母乳喂养可能比混合喂养(母乳+配方奶)更安全,因肠道黏膜早期接触异源蛋白可能增加感染风险(尚有争议)。
定期监测婴儿:确保婴儿在接种疫苗后(通常在第7-12个月)检测HBsAg和抗-HBs抗体,确认免疫成功。


推荐母乳喂养:只要新生儿规范接种疫苗+HBIG,且无乳头破损等特殊情况,母乳喂养利大于弊。
咨询专业医生:若母亲病毒载量极高、合并其他感染(如HIV)或存在用药疑问,需个体化评估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