宫颈癌是威胁女性健康的“隐形杀手”,但也是目前唯一病因明确且可防可控的恶性肿瘤。在临床工作中,遇到不少年轻宫颈癌女性及晚期宫颈癌女性,许多病例其实定期规范的筛查是可以把疾病扼杀在摇篮之中,作为妇科医生,我想用这篇科普告诉大家:宫颈癌筛查是女性一生中最重要的健康投资之一。


一、
宫颈癌的“致命真相”

宫颈癌的元凶是高危型HPV病毒持续感染,80%以上女性一生中可能感染HPV,但多数会被免疫系统清除。然而,当病毒“潜伏”并引发宫颈细胞病变时,若不及时干预,可能发展为宫颈癌。早期宫颈癌通常无症状,等到出现异常出血、排液时,往往已错过最佳治疗时机。
二、
筛查为什么能“救命”?

1. 早发现癌前病变
筛查能在细胞癌变前5-10年发现异常(如CIN1-3级病变),通过简单治疗即可阻断癌症进程,治愈率接近100%。
2. 精准识别风险
HPV检测可揪出高危病毒携带者,TCT检查(宫颈细胞学)能捕捉早期细胞变异,双管齐下筛查准确率超90%。
3. 降低死亡率
WHO数据显示,规律筛查可使宫颈癌死亡率降低80%。我国推行筛查后,晚期宫颈癌发病率下降超50%。
三、
筛查起始年龄

世界卫生组织(WHO)建议≥30岁女性进行子宫颈癌筛查,但大多数国家建议25岁开始。在我国,HPV感染的高峰出现在17~24岁和40~44岁,故建议25~30岁女性开始筛查,或在初次性生活后3年开始。高危性行为包括初始性行为年龄过早、多性伴、患有性传播疾病等,建议性生活开始后1年内进行子宫颈癌筛查,包括年龄≤25岁女性,并适当缩短筛查间隔。
四、
关于筛查的常见疑虑

“检查会疼吗?”
专业医生操作时,宫颈刷仅轻微刮取表层细胞,可能有短暂酸胀感,无需麻醉。
“绝经后/无性生活还要查吗?”
只要未切除子宫,建议筛查至65岁(需结合既往结果)。
“HPV阳性=得癌?”
阳性仅提示感染,需结合TCT结果,必要时需进行阴道镜检查排除宫颈病变,阴道镜检查相当于一个放大镜去观察宫颈,来判断是否有问题。
五、
医生提醒

筛查后异常≠患癌**:需进一步阴道镜活检确诊
规律随访:即使结果正常,也要按医生建议定期复查
预防组合拳:筛查+HPV疫苗+安全性行为+增强免疫力。
每一张筛查报告单,都是写给未来自己的“平安符”。拒绝侥幸心理,用科学筛查筑起健康防线,让宫颈癌成为永远不必面对的噩梦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