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
发育迟缓是指孩子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出现生长速度过慢的情况,如身体、智力、运动等方面的异常表现。发育迟缓的症状可能表现在单方面,也可能表现在多方面,如智力发育迟缓、体格发育迟缓、运动发育迟缓、语言发育迟缓和感知发育迟缓几个方面。



1.提高基础认知能力
2.提高语言理解能力
3.提高语言表达能力
4.提高运动发展能力
5.提高感知觉能力



一个刚满7个月的宝宝,只会躺着,不会翻身,不会主动抓东西,不应人,偶尔对视、笑,被诊断为全面发育迟缓。做了4个月的康复训练,11个月的宝宝,以下5方面能力有了明显进步。
1.粗运动
坐:基本可以坐稳,偶尔会前后摇晃,可以坐十多分钟;
爬:看到奶瓶或者喜欢的玩具,可以腹爬约5米,不会手膝爬;打滚很灵活,一骨碌就翻身了;
站:喜欢站,但是不稳,晃来晃去。
2.精细动作
不会抓取小颗粒物品,不会从杯子里取东西,不会手指对捏拿物,只会用手掌抓。
3.适应性
玩具换手很灵活;偶尔会拜拜,不会鼓掌或谢谢;但家长抱其他小朋友时会伸手要抱。
4.语言
只会咧嘴笑,哈哈笑较少;偶尔无意识叫“嗯妈”。嘴巴一动一动想学说话。
5.社交
喜欢玩躲猫猫的游戏,高兴的时候手舞足蹈,主动对旁人笑,会短暂让旁人抱一会,陌生人逗他偶尔会微笑回应,明显与小朋友有互动。



1.利用好家庭成员,对孩子要做到“严爱”结合,即让孩子喜欢你,又让孩子听从你。
2.家长的语言要简单明了,准确扼要。
3.家长与孩子说话之前,要提示孩子与你保持目光注视。
4.生活中多设置情景,家长要做到孩子看到什么我们就给他说什么,以此来储存词汇量。
5.对孩子发出指令后,要求孩子必须做出相应的反应。生活化的语言指令多让孩子执行,以此来提高孩子的理解能力和服从能力。
6.多在生活中寻找孩子的兴趣点,借助兴趣引导孩子去模仿发音或情景中去表达。
7.以生活中的实物为参照物,加强孩子的认知能力。
8.在生活中多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,以便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和做事的持续性。
9.生活中的很多事情不要主动满足孩子(如:衣来伸手、饭来张口),而是要让孩子主动向你提要求,以此来锻炼孩子的主动性和社交能力。
10.注意力和呼之应答要在生活中贯穿进行。
11.尽量不要让孩子有独自的空间,多跟孩子说话,以达到在玩中学、学中玩。
12.在跟孩子互动时,切记大人的语言要富有童趣,表情要夸张。
13.大人要合理安排时间,每天上午两个小时,下午两个小时的训练量。



定期做体检,如发现孩子有异于其他同龄儿童症状时,及时到医院让医生做测评,家长合理安排时间,多陪伴儿童,关爱儿童的健康成长。